油车党们,准备好迎接电动车的“油电同速”时代了吗?加油枪可以报废了,电动车的未来,已经来了!
最近,电动车行业迎来了一项重磅技术突破——“兆瓦闪充”,能够将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将缩短到和燃油车加油时间相当的水平。
这意味着,未来你给电动车充电,可能只需要5分钟,就能跑400公里。这项技术,到底会给电车及油车市场分别带来什么冲击呢?
这年,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在不断的提高,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用户——充电焦虑。想象一下,你开着一辆电动车,电量告急,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充电桩,结果充个电要等上半小时甚至更久。这种等待时间,显然比燃油车加油的5分钟让人焦虑得多。
这背后其实是技术上的挑战。电动车的充电速度取决于两个重要的条件:电压和电流。电压越高,电流越大,充电速度就越快。
但问题在于,高电压和大电流对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核心部件的要求极高,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安全问题。因此,过去几年,电动车行业一直在努力突破这个技术瓶颈。
直到最近,1000V高压平台和兆瓦级充电功率的出现,才让“油电同速”成为可能。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,通过超高电压和超大电流的组合,将充电功率提升到1兆瓦(1000kW),以此来实现“1秒2公里”的充电速度。
要实现“油电同速”,首先得解决电压问题。过去,电动车的电压平台大多在400V-800V之间,而要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,电压必须逐步提升到1000V以上。这是所谓的“千伏高压架构”。
1000V高压平台的好处显而易见:电压越高,充电速度越快。但问题就在于,高电压对电动车的设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。电池、电机、电源、空调等核心部件都一定要能承受1000V的高压,这就像是在一辆车上装了一个“高压电网”,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安全问题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车企需要在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核心技术上实现全面突破。比如,电池必须能够在高电压下稳定工作,电机必须可承受高电压带来的热量和压力,电控系统则一定要能精准管理高电压下的能量流动。这些技术难题,正是“油电同速”实现的关键。
除了高电压,大电流也是实现“油电同速”的关键。最近,这项名为“闪充电池”的技术让处理问题变成了可能。这种电池通过从正极到负极构建超高速的离子通道,将电池内阻降低了50%,充电电流做到了1000A,充电倍率达到了10C。这些都是全球之最。
在1000V的超高电压和1000A的超大电流加持下,闪充电池的充电功率达到了1兆瓦(1000kW),充电速度达到了“1秒2公里”。过去,燃油车加一次油需要5-8分钟;而现在,电动车充电也只需要5-8分钟。充电时间和加油时间一样短,电动车的充电焦虑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。
除了充电速度,电动车的性能也在不断的提高。最近,有一款3万转电机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这款电机的最高转速达到了30511rpm,最高功率580kW,最高功率密度16.4kW/kg。这些性能指标都是全球第一。
3万转电机不仅让电动车的车速大幅度的提高,还能降低电机重量,缩小体积,提高功率密度。简单来说,这个电机不仅跑得快,还轻便、高效。它的出现,重新定义了电动车的巅峰性能,引领电驱总成进入了“3”时代。
说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,这些技术到底是谁搞出来的?答案是——比亚迪。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,比亚迪在2025年3月17日发布了超级e平台,将1000V高压平台、闪充电池、3万转电机等核心技术集于一身,完全解决了电动车的充电焦虑问题。
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不仅刷新了多项全球之最,还规划了一个庞大的补能生态。未解决“有兆瓦车,无兆瓦桩”的困局,比亚迪研发了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系统,最大输出能力能够达到1360kW。未来,比亚迪计划在全国各地建设4000多座“兆瓦闪充站”。
不仅如此,比亚迪还独创了“双枪充电”技术,普通快充桩上双枪充电功率翻倍,秒变闪充桩。还有全球首创的“智能升压”充电技术,可以在存量的500V和750V充电桩上通过升压充电,实现公共充电桩全兼容。
随着“油电同速”技术的普及,未来的电动车充电将比加油还方便。你不再需要担心充电时间过长,也不再需要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充电桩。充电5分钟,续航400公里,将成为电动车的标配。
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,不仅让电动车的充电速度达到了新的高度,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电动车技术的竞争中占据了领头羊。未来,随着更多车企加入“油电同速”的行列,电动车的普及将迎来新的高潮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“让异性上瘾的关系,从来不是线人被抓,朱立伦对赖清德下战书,美轰炸机抵日,大陆摊牌
白宫慌了!“将设工作组紧急处理对中国加征一定的关税危机”!“美国反对美国”正在上演:砸商人饭碗、乱农民生计……华尔街知名大佬发声
约基奇29+9+12掘金OT险胜快船1-0,威少关键防守哈登32+6+11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